2019年11月4日至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计量学会多相流测试专委会以及日本多相流测试学会主办的第11届国际多相流测试会议在江苏省镇江市举办。
此次大会主要涉及多相流测试技术及新测量方法,过程层析成像与流动可视化技术,光学、非侵入式等测量新技术,以及多相流模拟等专题。来自德国,日本,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就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作口头报告。近150名参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分享了研究成果。
Cameron Tropea(TUD)教授以液滴和喷雾冲击对热表面的高速可视化为基础,利用局部热流密度和液滴冲击参数,建立了自然对流、核状沸腾、热雾化、膜状沸腾等热力学相互作用主要机制的解析模型。这些模型随后被应用于预测喷雾冷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热表面的冷却温度超过莱顿弗罗斯特极限。通过对比相应的实验,对这些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和细化。
Mingdong Dong (AU) 教授介绍了以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水界面的结构和特性方法和测量效果。
陈军(PU)教授介绍了数字全息技术诊断多相流的方法,用数字全息技术记录了高动态雾化过程。对下落液滴气动破碎的各个阶段进行了量化,包括变形、包面的生长、包面的破碎和边缘的破碎。